【凝望历史】
信丰解放后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8军143师主力,在师长张兴华的率领下马不停蹄继续挺进,1949年8月19日解放龙南。
1949年8月19日凌晨,143师429团在团长梁歧的率领下,从信丰县小江乡至龙南公路进发。清晨6时,部队到达龙信交界处的凉萌坳山脚下。梁歧借助望远镜,发现山顶有守敌架设的机枪直逼公路,如果部队从公路正面冲击,会加大解放军的伤亡。于是,他下令由二营营长常胜带领两个尖刀排,从两个侧翼爬上山崖插入敌后,夹击敌人。然后主力部队由公路正面冲锋,对驻守在凉萌坳的敌军发起进攻。
一声令下,两个尖刀排悄悄摸上山顶,直插敌后左右两侧,用机枪对准前方的敌人,随即山顶围歼战迅速打响,敌人的火力被吸引到左右两翼。此时,埋伏在公路旁边的常胜率先从公路沟里纵身跃起,对战士发出了“出击”的命令。常胜冲在队伍前面。当战士冲至公路第一个拐弯处时,山顶守敌的机枪口又调过头来,朝公路这边射击。常胜不幸中弹,壮烈牺牲。
常胜牺牲后,副营长率领战士,满腔义愤,一鼓作气,再次发起冲锋,部队很快冲过了山坳。20分钟后,刚才密集的枪声已经停止。借着晨阳,远远看见山顶上的尖刀排战士押着一群俘虏从山顶往山坳下来。解放军顺利地突破了进军龙南第一道封锁线。
通过对俘虏的审讯,梁歧获知,原来,国民党新编23军的残兵败将,在军长刘仲荻的威逼下,敌军全部从东坑圩开往龙南县城去了。这一重要军情,激励着429团指战员乘胜追击。
结束了凉萌坳的战斗,全体指战员头顶烈日,继续沿路向龙南县城进发。傍晚时分,全团人马到达了会龙村的荷树下,这里距离县城约5公里。县城是否有守敌?因侦察员派出后至今没传回消息,梁歧不得而知。于是,他走到一个制高点上,不时地用望远镜向四周观望。忽然,他发现了一根电话线,那根电话线正好从旁边的一个屋檐下穿过,向县城方向延伸。他眉头一展,一个念头忽然闪现出来:如果把随军电话拿出来,接在屋檐下的电话线上,不是可以侦察到城内的敌情吗?梁歧立即安排参谋长把通讯排长叫过来,让他把随军电话直接接到屋檐下的电话线上。
电话线接上后,参谋长摇动着机把,然后拿起话筒,向对方连声喊话:“喂!喂喂!总机吗?我要挂团部!”因不知城内是否有驻敌,参谋长只好笼统地称“团部”两字向对方摸底。半分钟后,总机接通回答:“喂,自卫团电话接不通!”参谋长接着喊:“那挂县政府!”不久总机又传出声音:“县政府也接不通!”参谋长十分沉着地应付对话:“那就挂警察局!”“警察局也挂不通。”原来,下午4时,国民党守军听到解放军主力已疾速向县城进发,早已弃城而逃。
摸清敌情后,梁歧一声令下,全团指战员荷枪实弹,沿龙信公路急奔龙南县城。一路上,解放军顺利地通过了演教寺桥和中山桥,所到之处,没有遇到任何敌人的阻击。当解放军来到龙南城下时,天色已黑,而在城里作垂死挣扎的几个守敌,只是不时用一二挺机枪,断断续续地朝城外盲目射击。乘机枪停射的间隙,十多名解放军战士悄悄地从侧面包抄过来,进城后爬上城墙,发现守在城墙上的敌人全都睡着了。看到解放军举枪站在面前,他们束手就擒。
8月19日晚9时,红旗插在了龙南县城上东门古老的城楼上,被国民党盘踞了20多年的龙南县获解放。
【喜看今朝】
70年来,龙南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近年来,该县紧扣振兴发展大局,贯彻新发展理念,落实高质量、跨越式发展要求,取得了骄人成绩。
“主攻工业,三年翻番”目标如期实现。2018年,全县签约项目58个,签约金额312.5亿元,其中,亿元以上项目31个,50亿元以上项目1个,全市年度最大的外资工业项目香港佳润食品成功落户。“三南”一体化发展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,得到省市主要领导充分肯定。
全域旅游大放光彩。南武当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,渡江诗蔬莲塘、上游宝贝田园等乡村旅游点建成开园;成功举办第二届旅游文化节,首次在澳大利亚、马来西亚等地设立了龙南旅游海外推广中心,“世界围屋之都”品牌进一步唱响。2018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46.59万人次,增长34.9%;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.4亿元,增长36.6%。
全力推进国家级“三城同创”工作,成功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。高品位建设濂江北岸综合治理工程、石人片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。渡江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、6210亩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加快建设。清华大学在江西设立的首个“乡村振兴工作站”落户龙南。污染防治成效卓著,用一年半时间彻底打赢了劣Ⅴ类水歼灭战。深入开展农村“四项整治”和城区环境专项整治,城乡环境更加美丽、更加宜居。
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。2018年9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年度目标,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养老、棚户区改造等公共服务事业加速推进,群众生产生活突出问题有效解决。全年实现1016户3680人脱贫、10个贫困村退出,脱贫质量持续提高。投入1.2亿元建设“基层组织创业园”“百村创业园”,村集体经济“造血”功能不断增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