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用户名
密码
验证码
忘记密码 注册账号
平台首页 开放目录 开放数据 API服务 数据分析 APP应用 数据申请 开放动态 交流反馈
赣州经开区探索城市社区“10分钟为民服务圈”改革
发布时间:2019-12-11 作者:


为民串起“幸福圈”

————赣州经开区探索城市社区“10分钟为民服务圈”改革

  社区居民提出服务需求,你能想到的响应时间是多久?多久能得到解决?家住赣州经开区金岭路社区的罗春玉亲身经历后,给出的答案分别是10分钟和3小时。

  原来,罗春玉所在的小区新都汇一侧,原本规划的停车位因市政道路建设而被占用。随着近期道路完工,周边居民希望能尽快恢复停车位。7月30日9时03分,罗春玉将大家的需求反馈至金岭路社区的微信服务群,9时10分便得到社区干部响应。核实情况后,该社区10时40分便安排了工作人员前往划线,当天上午停车位便恢复了。

  罗春玉的服务体验,得益于赣州经开区开展的城市社区“10分钟为民服务圈”改革。7月初,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,赣州经开区推出此项改革,明确要联合相关职能部门,整合力量,重点解决街道与部门职责交叉、条块关系不顺、工作合力不强、服务群众不彻底等问题。

  “10分钟为民服务圈”改革率先在黄金岭街道试点实施。改革主要是在“赋权、下沉、增效”上下功夫,即:健全城市基层党建组织体系,实现管理“赋权”。在现有黄金岭街道党工委组织架构基础上,吸收区城管执法分局、区环保分局等11个执法部门(单位)分管领导担任街道党工委委员,执法部门明确2名联络员,而针对群众反映问题涉及较多的执法单位,还明确了专人常驻社区办公,让基层有人干事、有权干事,确保看得见也管得着,保障改革工作落到实处。其次是建立五步工作法,推动解决问题“下沉”。即建立“问题收集—问题分类—问题响应—问题办理—问题评价”工作法,环环相扣,保障问题解决到位。其中,问题分类是由社区按照轻重缓急程度进行合理分类定级,C类为一般问题,B类为较复杂问题,A类为重大问题。服务“增效”体现在建立问题10分钟响应、活动10分钟距离、服务10分钟到位机制上。对收集到的问题10分钟内给出初步处理意见,后期动态跟进问题处理进展情况;确保社区群众在10分钟距离内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便民利民为民服务活动。

  群众感受是检验一项改革进展、力度、成效的试金石。家住金丰山庄的居民邓越也是本次改革的亲历者:“当天反映问题,当天就有执法人员来处理了。对这办事效率不得不点个赞。”不久前,他在金岭路社区居委会投诉自家楼下的牛排店油烟直排家中,威胁家里的老人小孩健康。因涉及多个执法部门,社区干部根据问题轻重缓急将其划分为B类问题,并当场答复了邓越最多一周内前往办理。“按照以往的工作模式,我们要分头联系区环保分局、安监局工作人员前来处理,处理过程非常被动。现在,‘10分钟为民服务圈’改革后,社区都有这几个执法单位的指定联络员或专人常驻社区办公,处理问题简单快捷多了。”改革推行后社区问题办理效率大为提高,群众满意度提升不少,社区干部周雯对此深有体会。

  “电池厂小区公共区域被堆放杂物”“桃源丽景小区老树存在安全隐患”……该项改革在街道金岭路社区试点后,通过线上社区微信服务群以及线下群众现场反映、登记,共收集39个关乎居民切身利益的热点、难点、堵点、痛点问题。截至目前,C类问题已解决17个,B类已解决15个,A类未解决3个,B类未解决1个,解决问题率达到93.33%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。

  金岭路社区试点的有益探索,为该项改革的扩大实施奠定了基础。如今,全区各大社区都在部署推进“10分钟为民服务圈”改革各项工作。

  “通过打造‘10分钟为民服务圈’,可最大程度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逐步实现城管、综治、环境整治、文教等社区公共服务事项惠及居民、一站式受理,促进社区服务‘由资源孤立到资源共享转变、由单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、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’,不断提升社区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。”黄金岭街道办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说。